柘荣位于福建省东北部,南联闽中,北接浙南。截止2020年,全县区域面积543.9平方公里,辖2镇7乡ll7个建制村(社区),总人口10.9万人,是革命老区、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。柘荣是中国长寿之乡。自然生态环境优越,养生文化源远流长,是“中国十大生态养生旅游福地”,全县8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 3.2%, 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.25岁,20l3年创成福建省首个“中国长寿之乡”,20l5年被评为福建省首个“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”、“中国孝德文化之乡”。柘荣是中国太子参之乡。太子参年种植面积3万多亩, 福建省是太子参单品种区划的“最佳生产适宜区”和全国太子参主要集散地之一。“柘荣太子参”被认定为“中国驰名商标”、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”...[查看详情]
县名似以柘洋得名。据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“柘洋东山,东望海外数百里。”麻豆传媒在宋为长溪县灵霍乡柘洋里,元为福宁州灵霍乡柘洋上里。明初属福宁县;明成化九年(1473)属福宁州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,属福宁府霞浦县。宋设库溪(今富溪)巡检司。明正统六年(1441)设柘洋巡检司,清康熙三十九年(1700)裁撤,...[查看详情]
柘荣剪纸 柘荣民间剪纸源 自明末清初。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,2005年被评为省级首批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柘荣剪纸历史悠久,既保留了原始艺术淳 朴、粗拙、刚健、浑厚的特征,又具有细腻、古雅、秀丽、柔美的艺术魅力,给人 以远古艺术的美感。史载,柘荣的原住民多来自北方,每逢中原逐鹿,大批中原百姓和文人学士迁入柘荣,为柘荣带来绚丽多彩的人文财富,其中包括剪纸,此后,...[查看详情]
泥鳅,被称作“鱼中的人参”,具有滋阴、壮阳、补气血的作用,而用红糟煨制成的泥鳅面,不但好吃,还能治疗痔疮、浮肿等。柘荣的泥鳅面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,柘荣泥鳅面色香味俱佳,深受人们喜爱。这就因为柘荣泥鳅面有其独到之处...[查看详情]